廚房、衛生間由于管道穿過較多,室內生活用水和大量蒸氣均可能影響建筑物結構,因此,即使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也應進行防水設防。造成滲漏的原因在于設計、施工、材料、使用方法等方面,其中設計和施工為主要方面。設計方面主要表現在防水設防不合理,施工方面主要表現在對節點防水處理不夠嚴密。
1、需防水部位的設防范圍
廁浴間、廚房防水范圍應包括全部地面及高出地面250mm以上的四周泛水;噴淋區墻面防水不低于1800 mm;其它有可能經常濺到水的部位,應向外延伸250 mm,如洗臉臺、拖把盆等的周圍;廚房的蒸籠間、開水間應進行全部地面、墻體、頂面防水、防潮處理。
2、防水材料的選用原則
?。?)小面積及復雜部位宜選用防水涂料類或剛性類防水材料;
?。?)防水層外表通常需進行粉刷或鋪貼其它飾面材料,因此,選用的防水材料應考慮與飾面層的粘結性能:
?。?)防水部位均在人們活動的場所范圍內,所以,要求防水材料在使用過程中不得有超量的有害成分揮發,必須達到國家對室內裝飾材料的環保標準要求;
?。?)防水材料的選用要考慮多方面因素,根據需要設防的地方以及這些地方中不同的部位和做法可參考有關資料。
3、建筑室內防水構造設計
?。?)常用地面防水構造方案
廁浴間等需防水設防的部位,設計時應避開建筑物結構變形縫位置。地面經常沖洗或有可能長期潮濕的衛生間、廚房間的墻體,應設置高出地面200mm以上現澆混凝土泛水。裝配式結構的衛生間、廚房等需防水的區域,其地面應采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常用地面防水構造分柔性防水和剛性防水,其中剛性防水構造方案做法由樓地面往上依次為:現澆混凝土樓地面→水泥砂漿找平找坡→剛性防水材料→地面磚和地面及粘結層。柔性防水構造方案做法由樓地面往上依次為:現澆混凝土樓地面→水泥砂漿找平找坡→柔性防水涂料(表面撒砂粒)→水泥砂漿保護層→地面磚和地面。
在地面防水施工中要注意在下水口、穿樓板管道四周加強防水處理,防水材料宜選用合成高分子涂料與密封材料。防水層應翻上墻面250 mm,如墻根沒有混凝土泛水時,應先做一道加強層,材料宜選用涂料與剛性防水材料。室內防水中出現問題最多的地方是管道與樓地面結構板之間。穿樓板的管道不論是埋置防水套管或無套管直接穿過混凝土樓板,其周圍的混凝土均為二次澆搗。二次澆搗的混凝土與原混凝土之間總存在施工縫,而且新澆混凝土與套管或管道之間的連接面又是一個很容易滲漏的部位。因此,在做防水施工時,在管道四周一定范圍內應用防水涂料(最好用加筋布)進行加強處理,同時涂料需翻高到管體一定高度。
?。?)常用墻面防水構造方案
墻面防水可根據需要設置防水范圍,不一定整個墻面都做防水層,需要做防水層的墻面,可在一定高度以下進行防水處理,其他墻面可不做。常用墻面防水構造也分為柔性防水和剛性防水。其中剛性防水方案依次為:砌墻→刮糙層→剛性防水層→墻面磚;或者依次為:砌墻→刮糙層→墻面磚專用防水砂漿(或防水干粉砂漿粘貼)。柔性防水方案依次為:砌墻→刮糙層→剛性防水層→有機防水涂料(表面需撒砂?;蚪缑鎰鷫γ娲u。
墻面(立面)防水主要考慮防水層與飾面層之間的關系,建議優先選用剛性防水材料。如果是涂料防水,應在防水層最后一道施工完畢后,在其表面撒上砂粒,以增強防水層與面層的粘結性,并注意防水層不要做得太高。如果墻面用卷材作防水層,那么其表面除了設置丙綸絲或其他經表面處理的防水層外,還應在防水層的表面釘上鋼絲網后才能進行粉刷和飾面處理。
?。?)頂面防潮宜用剛性防水材料直接粉刷在結構樓板底面,外面再進行飾面粉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