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磚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裝飾性建筑材料,因其美觀大方的外觀而獲得人們的青睞。在很多人印象中瓷磚都是用水泥粘上去的,所以一提到瓷磚大家就會想到水泥,甚至會想到一些瓷磚脫落后的水泥印記。其實安裝瓷磚是可以不使用水泥的,瓷磚膠就是一種非常好的水泥替代品,瓷磚膠粘力強大,不僅可以粘牢瓷磚,還可以用于石膏板和纖維板等的安裝,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的建材。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看看瓷磚膠的相關信息吧。
瓷磚膠又稱瓷磚粘合劑或粘結劑、粘膠泥等多種叫法,是現代裝潢的新型材料,替代了傳統水泥黃沙,膠粘結力是水泥砂漿的數倍能有效粘貼大型的瓷磚石材,避免掉磚的風險。良好的柔韌性,防止生產空鼓。主要用于粘貼瓷磚、面磚、地磚等裝飾材料,廣泛適用于內外墻面、地面、浴室、廚房等建筑的飾面裝飾場所。其主要特點是粘接強度高、耐水、耐凍融、耐老化性能好及施工方便,是一種非常理想的粘結材料。
相對水泥而言,瓷磚膠粘貼時又有哪些不同呢?
材料方面:由于瓷磚質量愈加高端,吸水率也在不斷降低,水泥已經難以滿足粘接瓷磚的要求。且現在的瓷磚規格也比較大,用水泥粘接極不方便,所以會選用瓷磚膠來操作。
施工方面:傳統水泥粘接瓷磚工藝較為復雜,且施工效率低,效果還不好,極易出現空鼓、脫落等現象。相反,使用瓷磚膠不僅可以簡化施工步驟,且可避免產生空鼓、脫落等現象。
使用方法:
施工墻面要濕潤(外濕里干),并保持一定的平整度,高低不平或極其粗糙的部位應用水泥砂漿等材料找平;基層必須清除浮灰、油污、蠟質,以免影響粘結度;粘貼瓷磚后在5~15分鐘內可以移動糾正。水灰比約為1:4,攪拌均勻后的粘結劑應在5~6小時內用完(溫度在20度左右時);將混合后的粘合劑涂抹在粘貼磚材的背面,然后用力按,直至平實為止。因材料不同而實際耗用量不同,一般每平方米至少約4.5~6公斤,粘貼厚度約2~3mm。
粘瓷磚的膠有很多種,它們都具有粘接強度高、耐水、耐凍及耐老化等優點,且施工起來還非常方便。這類瓷磚膠有效地替代了傳統的水泥黃沙,且粘結力是水泥砂漿的數倍之多,應用范圍非常廣泛。瓷磚膠是由優質水泥、高分子添加劑等科學研配而成,符合環保要求,對光滑的表面有著極強的黏貼力。
下面為大家介紹三種瓷磚膠,為大家解決裝修疑難雜癥。
1、脫醋酸型:
硫化速度快,透明性好,但是在固化過程中釋放出醋酸;具有刺激性氣味,而且對金屬、鍍膜玻璃和一些無機材料有腐蝕。
2、脫醇型TC:
固化收縮率小,浸水剝離小,對大部分基材無腐蝕;對氟碳型材、塑鋼和白色大理石的粘接性較差;在高溫下施工,會由于反應速度過快,導致生成的醇性小分子不能及時揮發,而形成氣泡影響施工質量。脫肟型TW:粘接性較好可在適當高溫施工,不會產生氣泡;對銅和鏡業有微腐.且收縮率較醇型大。
使用限制:
非結構膠禁止使用于結構性裝配; 不宜用于滲出油脂、增塑劑或其它溶劑的建材表面;不宜用于結霜或潮濕的表面、長期埋于地下或長期浸水場合;不宜用于油漆表面,可能會因漆膜龜裂或剝落而造成密封失??;不宜用于會直接接觸食物或易遭到機械磨損的地方;不宜用于建材表面溫度低于4℃或高于40℃時施工。
3、脫酸型:
酸性膠不宜用于水泥、石材上, 因為酸膠固化產生醋酸,會與水泥、石材等堿性材料表面發生反應,形成一種白堊狀的物質,而引起脫落;基材的膨脹系數較大,有位移或振動,膠施工時打的太薄,均容易造成中性膠固化后表面起皺現象;如中性膠和酸膠同時使用時有可能導致中性膠發黃;(1)高溫施膠,高溫固化;固化速度過快,釋放甲醇的速度大于甲醇從膠體中滲出的速度,使甲醇聚集后氣化產生氣泡;(2)施膠太薄,小于6㎜;(3)泡沫桿(條)破壞引起發泡(開孔式泡沫條);有水份;泡沫條材質不相容、發生化學反應;(4)施膠不規則,反復刮平。以上4條均能導致施膠后的起泡現象。
在施工修邊時注意不要過度的擠壓,否則容易引起襯墊泡沫棒變形,之后泡沫棒會逐漸恢復,導致密封膠整體鼓起;施工時在施工允許范圍內盡量延長修正的時間,同時調整操作,使用刮刀從膠縫下端向上修邊,可以避免固化后膠條表面不平整和少量下垂;由于市場上各類型材的不同性,建議客戶在使用每批次的膠產品之前,自行進行簡易的粘結性試驗,在認可產品質量后方可廣泛使用,這是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也保障自身的利益。
小結:瓷磚膠優點多多,相對水泥等傳統材料而言工藝先進、節約材料用量、能保證工程質量和利于環境保護,是在房屋裝修時的一種很好的選擇。但這并不意味著瓷磚膠就是所有人的最佳選擇,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瓷磚膠單位使用成本比水泥要高,另一方面也要考慮到施工工藝的問題,其對施工技術的要求比水泥要高,如果瓷磚膠使用不當,效果就會大大折扣。所以大家在選擇使用水泥或者瓷轉膠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產品為妙。